Haste makes waste

【全书】 2019-01-学习之道-芭芭拉

Posted on By lijun

image

全书结构如下:

image

阅读本书的目的:当前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不掌握一定技巧的话效率太低了。

本书应该多读几遍,然后实践,实践过程中再反复回来阅读。

前言部分摘要:

  1. 很多人虽然很用功努力,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多半是学习不得法,行动不得要领,通过本书你对学习的理解可能会天翻地覆的改变,你会触动,反思,然后重新出发,高速前行。
  2. 通过本书学习到最简单,最有效最省时的学习技巧,同时技巧的使用让学习变得很有趣。
  3. 在这里会学到如何集中注意力和腾出空来做练习;学会提炼中点概念,掌握这些简单实用的技巧会让你事半功倍,少经挫折。

本书中的技巧方法,除了自己实践外,可以应用在孩子身上,让他们从小养成好的习惯,高效率的学习。

1. 开启大门

本章摘要:

  1. 我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专长上,形成了良性循环,学得越好,就越喜欢学,而越喜欢,就会花更多时间。
  2. 【不要急】 同时,我告诉自己,不要试图一口气吃个胖子,要给自己充裕的练习时间。(练习才是消化的阶段,不要为了所谓的进度而拼命往前赶,与赖世雄老师的少就是多一个道理,真实掌握了才算是自己的)
  3. 【实践】 只要在这本书中获取到有益的观点,就能轻松学习和运用这些来自教育达人的实用方法,能帮你在有限时间内,更深入高效的学习。(这一点对我现在太重要了)
  4. 当你遵循这些基于实际学习过程的具体建议前行时,会惊奇的发现内在的转变,意识到自我的转变,会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和创造力。

2. 放松点

本章摘要:

  1. 【实践】 思维转换指在透彻了解其中原委之前,大致瞄一下接下来要学的东西。初读一本书的某个章节时,先宏观浏览一遍,不只是看表公式或图片,还有小节标题,总结等。先预先翻阅,再开始深度阅读,会对思维的组织产生很大的帮助。正在创造小小的神经挂钩,把思维挂靠上去,这会使得概念的掌握变得更加轻松。
  2. 专注模式focused mode 与 发散模式diffuse mode,都对学习非常重要。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我们必须要先用专注模式奋斗一阵,投入艰苦努力。
  3. 接纳困惑:学习本来就是从困惑中摸索问题答案的过程,能够描述出来问题就已经成功一半了,只要发现了困扰你的东西是什么,那么久离解答出来不远了。
  4. 如果拖延,就没有专注的模式稳扎稳打,只够走马观花的过上一遍,这会也会增加压力。
  5. 【实践】 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严格按照番茄法去做。
  6. 驻足与回顾,每一个章节完毕后,都回忆总结一下这部分的内容。
  7. 【实践】 我会觉得阅读比听别人讲更好理解,所以我从来都会先读教材,先快速翻阅再去读细节,每个章节都读上几遍。如果读过书之后还是弄不清楚,就去谷歌搜索,或是youtube视频,这样能换个角度看问题,激发思维火花。(自己的经验也是,书本比视频更容易理解,当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再去参考其他材料)

3. 学习即创造

本章摘要:

  1. 【慢就是快】 放慢脚步,也许你会得到惊喜,细嚼慢咽反而让你比那些脑子快的同学学习得更加深入,帮我武装大脑的最重要窍门之一,就是不要想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本书不断强调这一点,慢就是快,稳扎稳打!)
  2. 【果断放弃】 不断增加的挫败感往往是个有益的暂停信号,它在暗示你,是时候转换到发散模式去了。(当自己学不下去,筋疲力尽时,就应该果断停下,出去散步放风)
  3. 【多重复】 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花点时间,不过有个叫做间隔重复的技巧,有助于推进这个过程。一晚上重复20次不如每天重复几次,多坚持几天甚至几周效果更好。(重复间隔记忆)
  4. 打盹,减缓呼吸,别去想什么我一定得睡着,只是缓慢地呼气吸气就好。可以想想我就要睡着啦,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时保证房间光线是暗的,或者用专用睡眠眼罩,设置21分钟的闹钟,太长小睡时间会使人头昏脑涨,这点时间就足够让人精神焕发。
  5. 睡觉时,你的大脑也会回顾需要掌握的知识难点,一遍又一遍的加深巩固这些神经模型,最后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充足的睡眠能够显著提升人们解决难题,理解知识的能力。
  6. 【实践】 入睡前,看些知识点,会增加你梦见它们的概率,知识入梦的可能性更大,这样的梦境能切实的增进理解能力,巩固记忆,让知识快触手可得。
  7. 如果学习中感到疲倦,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睡觉,第二天起个大早,再用以逸待劳的大脑完成阅读。(这点非常重要!!早晨的效率比晚上高多了)
  8. 经验丰富的学习者会说,让精力充沛的大脑阅读一个小时,强过疲惫的大脑读上三个小时,缺觉得大脑根本无法保证正常的思考活动。

本章摘要:

  1. 遇到数学或科学上的概念和难题,首先是让专注模式打头阵,完成第一轮战斗后,就轮到发散模式
  2. 一旦工作期间出现了挫败感,转移注意力,让隐藏在后台的发散模式运转起来
  3. 学好数学和科学的最好办法是:每天进步一点点。(这里进步一点点的意思,应该是说不要妄想一步登天,稳扎稳打)
  4. 如果你有拖延问题,试着计时25分钟来一心一意投入工作,别让短信上网等事物干扰。
  5.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6. 睡眠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7. 驻足与回顾,时常复习的重要性
  8. 学习新概念时,你要在一天之内就再次复习,以免刚接触的新概念随风而逝,但结果往往是有太多事情挤在那里,要过了几天甚至更久才能开始复习,要制定一种行动计划,来保证自己及时复习新知识。

个人成功依赖于以下几个因素:

  1. 放胆去做,当我们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这么做往往会有很好的收获。(我的公众号要开始写文章了)
  2. 战胜恐惧,记得哪里说过,你觉得很糗的事情,实际上除了你自己以外,没有人会在意,这个世界上千人千面,不用太过于在意比人的想法。
  3. 再多做几次总会成功,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结果,那就再来一次。

4. 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

本章摘要:

  1. 说到最好的语言培养项目,国防语言学院教会我俄语的经历绝对算得上其中之一,这些项目往往充斥了大量重复和死记硬背的环节,以及专注模式的语言学习。当你对基本词汇和句型烂熟于心时,自然可以像使用母语一样轻松自如,富于创造力的用新语言交谈。
  2. 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创造痕迹的过程。任何专业技能的培养都是积跬步以成千里的过程。
  3. 要熟练地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把要处理的信息构成组块,可以使大脑更高效的运转。
  4. 【回想】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看书毕竟比回想简单,所以大家更执迷于自己的错觉–坚持低效率的学习方式。
  5. 【回想】 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6. 【回想】 别扔太久之后才去练习回想,那样你每次都要从头开始巩固概念,特别是初次学到,还很有挑战性的知识,最好是24小时内就复习一次。
  7. 【回想】 许多教授建议,要在听课当晚再写一遍笔记,有助于巩固新形成的组块,也能揭露理解上的漏洞。一旦把东西写下来,就可以把下一次的“防忘”复习拖久一点,慢慢变成几周后复习一次,再之后几个月一次,最终不必和遗忘做斗争。重复的重要性

    每次新内容进展时,再复习下旧内容的笔记,并再次整理笔记。

  8. 现在你就能理解,为什么独立解决问题是那么关键,如果只是看着答案做题,那么答案根本不属于你,因为你没有将这些概念编织到基础神经网络上。
  9. 【回想】 从学习的内容中挑一部分,读一遍,然后回想看能记忆多少内容,至到能回忆起大部分内容,在练习的最后,你可能会惊讶,仅凭这样简单的回想就能大幅度增进你对概念的认知。
  10. 【回想】 间隔重复(spaced repetition):一天之内再次强化学习模型,在构造神经模型的起始阶段非常重要。
  11. 请专注于你正在专研的部分,你会发现,一旦把首个问题或概念存入大脑,第二个概念进入就会变得更容易,不是因为问题本身简单了,而是随着你的努力,这一过程变得更加轻松了。
  12. 【重复与练习】 任何值得去努力的事情,没有重复练习都是不行的,重复与练习的背后是大脑在创造固化组块,必须进行适量的练习和重复,否则就无法构成组块来支撑专业技能。
  13. 每天学习的重要性,可以每天只学一会,但要保证所学知识能脱口而出。

构成组块的基本步骤:

当第一次遇到科学或数学中的全新概念时,往往不知所云,就好像看到一副破碎的拼图,如果不理解含义,也不考虑其所在的背景,仅记忆一个事实,是不能厘清头绪的,仍不会明白一个概念时如何与其他已学概念拼合在一起的。 构建组块(chunking)能帮你利用意义,组合起信息碎片,这是一种心智的飞跃,新的逻辑整体更便于人们记住组块所包含的信息,也便于将其融入更大的学习背景。

对比现在深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梯度下降等部分时,根本做不到理解,连知识的点都掌握不了,更不用说将点状的知识连成一个面了。

  1. 将注意力集中到需要组块的信息上,此时最重要的是专注。
  2. 组块第二步是理解,暂时只要求基本理解,即合成信息得出关键要义就好,进行专注和发散模式的交替思考,总能厘清头绪,把握概念。
  3. 组块的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背景信息意味着跳出初始问题,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这将有助于你在更大的宏观图景中定位新组块 image

    快速浏览章节,或是去听一场条理清晰的演讲,都能获得宏观图景,它会指引你看到自己构建的组块在图景的位置。

本章小结:

  1. 练习有助于构建强壮的神经模型,形成理解的概念组块。
  2. 练习能带来流畅而敏捷的思维,这正是考试中需要具备的。
  3. 构建组块的必需品:专注力(focused attention),对基本概念的理解(understanding),练习(practice)
  4. 简单回想,试着关上书回忆要点,是促进形成组块的最好方法。
  5. 下次和家庭成员,朋友一起时,复述你学到的内容,重述所学内容能厘清加固脑中的概念,维持更好的记忆,即使所学内容非常高深,只要适当简化,解释给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听,也会极大帮助你对内容的理解。

    这真是个不错的方式,教给别人是促进自己学习的最好方式。以后也要让诗音回忆自己所学内容,讲给我们听,或是教给弟弟。

战胜创伤性脑损伤并用有限时间学习:

  1. 【预习】 读一读(但不要做)布置的家庭作业和模拟测试题,迈出这一步,可以预热大脑来学习新概念-形成组块。
  2. 【复习】 复习讲义笔记,上完课的之后几天,趁这些课程还在我脑中记忆犹新,回去复习笔记。
  3. 【练习】 重做课堂笔记的例题,重做例题有助于巩固知识组块。
  4. 【复习】 完成布置的测试题。

anki软件协助及时复习。

5. 预防拖延

本章摘要:

  1. 拖延是个极具影响力的关键恶习,她会影响人生的诸多方面,而一旦做出改变,数不尽的积极变化就会铺展在眼前。
  2. 习惯性拖延会让你渐渐失去从前的自信,最后干脆不再指望能提高效率,这就是拖延患者总宣称自己压力大,身体差,表现不好。
  3. 拖延就像在服用微量的毒药,一时看不出影响,但日积月累,危害极大。

6. 小恶魔无处不在(对付拖延)

本章摘要:

  1. 你可能想不到,自己受控于习惯性出窍状态的情况有多么频繁,这就是习惯的关键所在,在你执行习惯性动作的时候,不用集中注意力去思考。
  2. 设定小小的截止时间也会推动工作进度。
  3. 你越是对某件事情得心应手,就越会乐在其中。
  4. 用书签或者便利签标出每天的阅读目标会是个好主意,它是进度的直接反馈–如果终点触目可及,会更有动力。
  5. 分解工作量才能细嚼慢咽:专注而简短的工作。
  6.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帮你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要是第一次尝试番茄工作法,很可能会惊讶自己经常会有开小差的冲动,同时让你欣慰的是,你发现重新把注意力转回到工作上是有多么容易。
  7. 一心多用就像不断地揠苗助长,不断转移注意力,也就意味着你脑中的新观点,新概念没有机会生根发芽,会让你事倍功半。
  8. 要关注过程(如花费时间的方式),而不是结果(想要达成的目标)。
  9. 如果感到无精打采或头脑空空,可以先去做几组仰卧起坐,俯卧撑或者开合跳,一点体育锻炼会对你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产生意外的效果。

本章小结:

  1. 拖延是扼杀成功的毒药。
  2. 关键要专注让自己走出能够把握的每一小步,并进行时间管理。
  3. 成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4. 在家里,在课堂上,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练习,就是别等到考试的时候。
  5. 学习才是长久之计,它会带来人生中最大的奖励。

7. 搭建组块对抗发懵

本章摘要:

  1. 音乐家提高演奏技巧的方法,她会集中攻克最难的乐段,做刻意练习也是如此,要专注于学习解题步骤中最难的部分,并提高这部分的解题速度。
  2. 已有研究表明,你越努力回想学习材料,它在记忆中植入越深,相比重复阅读,回想才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刻意练习方式。
  3. 我们的记忆有个奇怪的特质,即主动重复比被动重复让人记忆深刻,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去回想,得到的效果比再看一遍书更好。
  4. 测试本身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同时可以显著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一段材料学习完毕后,准备一些测试用习题)
  5. 系统理解并写下我想掌握的每个步骤,就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6. 【实践】 我自己的经验,要避免画标记,突出某个部分只会让人产生能力错觉,提取练习的方法就有效多了,每读一页时,试着概括主要内容并铭记于心,然后再翻到下一页。

搭建强大组块的步骤:

  1. 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难点题目。(不要参考答案)
  2. 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3. 休息一下,给发散模式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它去消化这个问题。
  4. 睡眠,在睡觉前,把这个问题再过一遍。
  5. 再来一次,第二天尽快地把这个问题再做一遍,多关注问题中最困恼你的那个部分,这种持续关注难点的方法,叫做刻意练习,尽管这样做有时让人疲惫,但它是高效学习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6. 给自己添新题。
  7. “主动”重复,走去图书馆的路上,或是锻炼的时候,可以在头脑中回想解决某个题目的关键步骤,这种主动排演能提高你回想关键概念的能力。

8. 工具,建议和小技巧

本章摘要:

  1. 我听过一种常用的自我克制法,就是把自己置于新环境下,比如图书馆,这么做对客服拖延有神奇的效果。
  2. 另一个小技巧就是冥想,它让你学会对干扰想法视而不见。

    «穿牛仔的佛 Buddha in Blue Jeans» 是一本简短有益的冥想入门手册

  3. 行动日志,克制习惯最好的办法很简单,简要写出下一个星期要做的关键人物清单,一周写一次,之后,每天写一个清单,写出可执行可完成的合理任务量,试着前一天写出第二天的日计划清单
  4. “一大早,最困难的事要先做”,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做完最重要也最厌烦的任务,你不知道效率会因此提高多少倍。
  5. 重要的是,要将遥远的目标分解转换为每日任务,一点点攻破难题,需要把大任务转化为每日清单上的小人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 预防拖延的核心就是拥有合情合理的日计划,和每周一次的周计划,他们可以保证你再宏观上保持前进步伐。

推荐的工具:

  1. Anki: 记忆软件,可以获取多种预设的学科平台。
  2. Freedom:时间管理软件,收费10美元
  3. StayFocusd:谷歌浏览器插件
  4. MeeTimer:火狐浏览器插件
  5. 43 Things:目标设定网站
  6. Stickk:目标设定自我生活的管理辅助工具

9. 拖延的小恶魔总结篇

克服拖延的方法:

  1. 记录形成日志
  2. 每天都对自己承诺要完成一定的惯常事务和任务
  3. 在晚上睡觉前写下计划的任务
  4. 把工作细化成一系列的小的挑战
  5. 让自己身处少有拖延信号的新环境,比如安静的图书馆
  6. 相信自己的新的时间系统,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就要努力工作,该休息的时候就要足够相信自己去休息,不要有负罪感

10. 增强你的记忆力

本章摘要:

  1. 有些学校技巧需要这些系统的支持,一旦运用起来,你便不必仅仅靠草率的重复强记知识,相反,你会通过一种充满趣味,便于记忆,富有创造性的方法,让视觉听觉触觉更易于接受你要记住的内容。
  2. 记忆宫殿法,初次尝试记忆宫殿法,会记得没有那么快,在脑中构思出具体图像还是比较费劲的,但是逐渐熟能生巧,以这样的方式利用大脑,创造力加强了记忆,而同时形成的记忆挂钩又会带给你更多的创造力。
  3. 来回踱步,甚至吃点体前准备的零食,都会对记忆有好处,因为脑力活动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11. 记忆技巧多多益善

本章摘要:

  1. 比喻或类比还可以让概念牢固留在脑海中,因为他们把新概念和已有的神经结构联系在了一起。
  2. 间隔重复有助于记忆,集中注意力能把一些东西送入临时性的工作记忆,但想让这个东西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有两个前提,它应当是便于记忆,而且还要得到多次重复才行。
  3. 肌肉记忆,把内容手写到卡片上有助于强化记忆,有时你把所有思考写到纸上几遍,整个过程就会被理顺。

    将知识点整理到anki卡片中

  4. 自言自语,说给自己听比反复阅读或是用mark笔标记更有用,也就是回想的重要性。
  5. 真正的肌肉记忆,如果你确实想让自己的记忆力和整体学习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进行体育锻炼,规律的锻炼可以让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锻炼似乎有助于促进记忆力相关脑区中神经元的形成,锻炼也会生成新的信号通路。有氧运动对学习和记忆发挥强大的效果。
  6. 记忆诀窍帮你更快成为高手,学会运用视觉化方法处理数学和科学概念时达到大师境界的强有力手段,同时运用其他记忆窍门也会大幅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7. 这些记忆工具会加速组块的获取和宏观视野的形成,是学习者从新手更快地成长为入门级专家,甚至只需要几周,记忆窍门可以帮我们拓展工作记忆,并让人更容易获取长期记忆内容。
  8. 更有甚者,记忆过程本身也锻炼了创造力,这些创新技巧记得越多,你的创造力也就越强。
  9. 这种类型的记忆肌肉得到越多的练习,你在记忆方面就越轻松,最开始,可能需要花上一刻钟才能为某个方程找到生动的图形,并把它安置在记忆宫殿里,不过第二次可能就只需要几分钟。
  10. 无论用哪种技巧,记住重要概念都会帮助你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你更加轻松的解决。

本章小结:

  1. 比喻可以帮你更快地学会难懂的概念。
  2. 重复是在记忆消退前对其巩固的必要动作。
  3. 意群和口诀可以帮你简化学习内容,构成组块,这样能轻松存储记忆。
  4. 编故事,哪怕故事听起来比较笨拙,但它也会让学习内容更好记忆。
  5. 写和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加强记忆的作用。
  6. 体育锻炼对新的神经元生长,新连接形成强大的促进作用。

12. 学会自我欣赏

专业人士都是在日积月累中,伴随着大量的练习,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库,他们在练习中形成了从宏观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练习把记忆痕迹牢牢存在了长期记忆的仓库里,需要的时候可以轻松快速找到神经模型。

13. 塑造你的大脑

  1. 卡哈尔(诺贝尔奖得主,神经系统科学家),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毅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谦虚认错的态度。先天的不足,能靠后天的勤勉和专注弥补,可以说,努力可以弥补欠缺的天赋,甚至创造天才。
  2. 快速学习数学和科学的关键,是要意识到每个所学的概念几乎都可以与现有的知识进行类比,这就是做比较。
  3. 在科学,数学以及技术等领域取得成功的专业人士,逐渐习得的一个特质,就是学会如何组块-提炼关键思想。

14. 借方程的诗歌打开心灵之眼

  1. 简化也很重要,为了方便理解,他要求科学家和数学家简单阐述他们的概念,出人意料的是,无论概念多么复杂,几乎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得到简单解释。
  2. 为了酝酿简单解释,你把复杂材料分解成几个关键要素,结果你对材料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这个方法要求人们找到简单的比喻或类比来帮助他们理解概念要旨。
  3. 在试图对他人和自己做出解释时,常会惊奇的发现,理解常常是解释的产物,而非先有理解才有解释,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说,他们第一次真正理解教学材料,是在自己教学生的时候
  4. 在学习过程中一心多用会让学习无法深入,这样会限制你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15. 学习的复兴

  1. 比智力更重要的往往是毅力。
  2. 自主学习时一种最深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你独立思考的能力。

16. 避免自负

不停下来换换脑子,再回去从整体上看看自己所做的工作,就不知道是否说得通。

17. 参加考试

  1. 考试本身就是一种效果非凡的学习经历。考试有让人精神集中的效果。
  2. 考试前一晚睡眠不足,会让你之前所做的任何准备都付诸东流。
  3. 考试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要仔细检查备考清单,能大幅度提高成功率。
  4. 在考前片刻写下自己对于临近考试时的感觉和想法,能有效的减轻压力对考场表现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书写有助于释放脑中的负面想法,让它们不会总在紧要关头出现让你分心。

18. 释放无穷潜力

  1. 在专注工作期间搭配有规律的放松,不仅能让我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还能学得更加深入。(番茄工作法)
  2. 世界上最擅长思考的人,长久以来在用的一个窍门就是简化,用小孩子都能听懂的语言解释事物,这就是理查德费曼方法。

19. 小结

最后的思想总结,它们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10个好的学习法则:

  1. 运用回想。读完一页书,看向别处并回想主要观点。少做标记,没记住之前不要画重点,要先回忆。在去教室的路上或不同于先前学习空间的室内,试着回忆要点。回忆的能力,即能够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标志之一。
  2. 自我测试。任何内容皆可测试。无论何时皆可测试。抽认卡片是你的良师益友。
  3. 对问题进行组块。搭建组块的过程就是理解问题、练习解题方法的过程,有了组块才能在脑中瞬间闪现答案。解决一个问题之后,要将其重新排演一遍。确保在许久没接触这道题后,你还能解答出问题的每个步骤。把问题当成一首歌,在心里学着一遍遍地唱,这样让信息合成为一个流畅的组块,任何时候都能任你提取使用。
  4. 间隔开重复动作。无论学哪门课,不要安排得太集中,要像运动员一样每天安排些练习量。你的大脑就像一块肌肉,它一次只能处理某学科上一定的练习量。
  5. 在练习中交替使用不同的解题技巧
  6. 注意休息。有一种常见现象,是学数学或科学时,你会难以解答或理解一些初次遇到的问题或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每天学一点,比集中在一天学会好很多。当你对一道数学或科学上的难题灰心丧气时,可以休息一下,这样你大脑的另一部分就能在后台接着工作。
  7. 使用解释性的提问和简单类比。无论何时遇到难懂概念的困扰,都要自己想一想,怎样解释才能让10岁小孩都明白这个概念?使用类比真的有用,比如电流就像水流。不要只想解释,要大声说出来或者写下来。凭着嘴上说手上写的功夫,你能把所学知识编译(将知识转换到神经记忆结构中)到更深的记忆中。

    刻意的选用简单的语言,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话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够从对方角度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表达,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具有评估能力的体现;其次,很多专业用语和大词其实是专家直接沟通的工具,当你面对的听众不是专家的时候,你就不能用这些工具“偷懒”,这样对于说话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也更高。

  8. 专注。关掉手机和电脑上所有会干扰你的提示音和闹铃,并在计时器上设定25分钟。你要在25分钟之内集中注意力,并尽可能勤奋工作。计时器的时间一到,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有趣的奖励。一天中安排几个这样的工作期间,能实实在在地推进你的学习进度。试着规定学习时间和地点,不要瞄电脑和手机,让学习变得自然而然。
  9. 困难的事情最先做。最清醒的时候,要去做一天中最困难的事情。
  10. 心理对照。想象过去的你,对比通过学习能够成就的那个自己。在你的工作区域贴一张图或几句话来提醒自己的梦想。如果觉得自己缺乏动力了,就看看它们。对你和你爱的人,这么做一定值得!

10个坏的学习法则:

  1. 被动重复阅读。很被动地坐着看书,目光再次扫过书页上看过的内容。除非你能闭卷回忆要点,证明读过的材料进入了你的大脑,否则重复阅读就是浪费时间。
  2. 满眼尽是重点标记。在文中标记重点,会让大脑以为自己已经记住了学习内容,但实际上你只是手上动动(大脑记没记就不一定了)。在书上各处适当标记是不为过的,有时它会帮你突出重点。但是,如果把它当成辅助记忆的工具,就要确保自己标记下的内容也记在脑子里了。
  3. 瞟一眼解题方法,就觉得胸有成竹。这是学生学习时所犯的最糟糕的一个错误。你要做到的,是不看答案也能一步步解决问题。
  4. 等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学习
  5. 已经清楚解法,但仍反复解答同一题型。如果练习中你只是坐在那解决相似的问题,你实际并没有在备考,而这就像一场盛大的篮球赛来临之际,你却只做控球这一种练习。
  6. 与朋友一起把学习变成了闲聊。和朋友核对解题方法,拿自己知道的问题相互提问,这会让学习更有趣,同时暴露你的思维缺陷,并让你的学习更深入。但是,如果任务还没完成,共同学习却成了闲谈打趣,你可就在浪费时间了,这时就该换个学习小组了。
  7. 做题前忽视读课本。还不会游泳的时候你会轻易跳进泳池吗?教科书就是你的游泳教练,它会指引你通向答案。如果嫌麻烦而疏于读书,你不仅会犯错,还会浪费时间。在你开始读书之前,快速浏览一遍章节和板块内容,能让你对它有个大致的概念。
  8. 有疑问点,却不找导师或同学核对并解决。。教授会习惯性地为那些充满困惑的学生指点迷津——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让我们担心的是不来提问的学生。希望你别成为其中之一。
  9. 时常分心,却还以为自己能学得足够深入。。每次受到即时短信或谈话的影响,你能在学习上投入的脑力都会变得更少。每一次被打断注意力,小小的神经都会被再次连根拔起,无法在脑中扎根生长。
  10. 睡眠不足。睡眠中,你的大脑会将解题技巧拼凑在一起,同时它也会对你睡前习得的任何内容进行反复练习。长时间的疲劳会让毒素在脑中堆积,毒素会破坏神经连接,让你无法用它们快速有效地思考。如果考前没睡好,就算之前做过怎样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这本书中列出的建议,其实大部分都知道,但是没有被执行,这本书不仅提出了建议,还告诉了为什么这么做,使人相信这些学习策略是可以发挥实际作用的,这些书中的例证,会让你拥有尝试技巧的自信。